BIOLMN  Biotechnology 

莱美恩生物

慢性难愈性创面诊疗思路及原则
来源: | 作者:莱美恩 | 发布时间: 2019-12-03 | 3405 次浏览 | 分享到:

2)压疮最常见发病部位为足跟和骶尾部。

①坐骨等倒圆锥形部位受压集中、局部压强大,骨突面易出现充血及 破损,形成压疮。

②反复搬动或床单皱褶或有渣屑等原因造成的皮肤摩擦力变化,易造成压疮。

③其他原因,如大小便失禁、出汗、创面渗液等所致过度潮湿的皮肤环境;活动受限的患者(如脊髓损伤、年老体弱、骨折或外科手术制动等患者)、全身营养状况差、局部感觉缺失、各种因素导致的体温升高、老年患者、吸烟史和各种因素导致的患者应激状态等。

3)糖尿病的长期高血糖和代谢异常可导致糖尿病患者皮肤异常改变,即皮肤“微环境污染”,而血管神经病变则是“微环境污染”的病理结局。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在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依据病因学可分为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和血管神经混合性病变3类。

4)下肢静脉淤血性溃疡是由静脉高压引起的,动脉缺血性溃疡是由各种原因造成下肢动脉血流阻塞而侧支循环尚未建立导致的皮肤坏死性溃疡。下肢血管疾病可以通过下肢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等手段诊断。针对由神经病变引发的糖尿病合并下肢溃疡,可以通过感觉定量测定、肌电图检查或音叉振动感觉检查等手段做出诊断。

5)针对放射性皮肤溃疡,主要根据患者的职业史、皮肤受照史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

 

四、给予病因学治疗

慢性难愈性创面感染时,应行细菌培养,选用敏感抗感染药物。针对已经形成的生物膜可以选择进行彻底清创。在清创、抗感染以及增加全身和局部抵抗力的条件下,局部适当应用一些新型敷料,可能会有较大帮助。

压疮发生的核心病因只有 1个,即局部受到过长时间、过大压力联合作用。在所有压疮治疗方案中,减压永远排在第1位。

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应请相关科室医师会诊。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应首先重建大血管通路以及微循环功能,创面以姑息治疗为主。通过评估确认局部恢复基本血液供应后再实施积极的创面外科处理。

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在排除下肢动脉病变情况下,下肢静脉性皮肤溃疡的治疗方案首选压力治疗、抬高患肢等降低静脉高压或选择手术治疗。

 

五、发现合并症并预防不良转归

年龄因素、反复创面处理所致应激因素以及慢性创面深度、走行、分支、内容物、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因素等均会影响此类患者转归,需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