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LMN  Biotechnology 

莱美恩生物

更好的伤口管理策略,了解伤口愈合过程
来源: | 作者:莱美恩 | 发布时间: 2019-12-04 | 2596 次浏览 | 分享到:



伤口的愈合与伤口位置、患者自身情况等多种因素相关,而临床医生在制定伤口管理策略时,需要基于临床研究数据、观察或问诊获悉的患者特征,讨论并制定适宜的伤口管理策略【1】。
 
一、 四步呈现伤口愈合过程



二 、影响伤口愈合的三大因素

(1)、伤口位置
血管丰富的区域处伤口(如面部、颈部和头皮)愈合更快,但与四肢,尤其是下肢相比,该部位感染风险更高。

(2)、感染风险
咬伤、锯齿状伤口、由钝力损伤机制导致的星状伤口为易感染伤口,此外,明显受污染的伤口,深及皮下组织、存在异物、创面大于5cm以及相对无血管的组织处伤口感染风险高。

易感染伤口:
●咬伤
锯齿状伤口
由钝力损伤机制导致的星状伤口
明显受污染的伤口
深及皮下组织
创面大于5CM
相对无血管的组织
存在异物

(3)、患者特征
糖尿病、肥胖、营养不良、慢性肾功能衰竭、免疫抑制剂和极端年龄都是影响伤口愈合和增加感染风险的患者特征。此外,某些药物也可能阻碍伤口愈合,如抗凝治疗、非甾体抗炎药物等。

影响伤口愈合的患者特征:
糖尿病
营养不良
免疫抑制剂
某些药物使用
极端年龄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肥胖

三 、伤口闭合的黄金时间


建议的伤口愈合时间表:

颈部、面部、头皮:24小时内
上肢、躯干:12小时内
下肢:8小时内

四 、 伤口闭合的准备

(1)、皮肤准备
皮肤准备指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其优选方法为使用海绵或纱布从伤口边缘向外清洁皮肤,常用药物为碘伏或氯己定(仅指清洁完整的皮肤)。

(2)、伤口准备
伤口准备是指伤口和周围组织的消毒。这是伤口处理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初次闭合前适当清洁伤口将降低感染风险,减少瘢痕形成并保持功能。
此外,对于明显失活的组织,应进行清创,以降低感染风险并减少疤痕。

五 、制定伤口闭合决策的要素

(1)、手套
无菌技术始终是伤口闭合中备受争议的话题。鉴于打开的手套箱更容易增加细菌数量使开放式无菌手套成为传播病原体的潜在载体,因此,目 前有证据支持使用干净的手套替代无菌手套。

(2)、缝合线
缝合线作为一种异物,可能会降低感染阈值,诱导细菌负荷,因此应选择适宜的缝合线。

(3)、预防破伤风
若患者超过5年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则应将破伤风类疫苗(Td或Tdap)列为伤口处理策略之一。
若患者怀孕或年龄≥11岁且从未接受过Tdap,则应给予Tdap。
若尚未完成三次剂量初级疫苗接种的患者,或破伤风疫苗病史未知或不确定患者,应给予破伤风类疫苗。
无论破伤风免疫史如何,严重免疫缺陷或感染艾滋病毒且存在受污染伤口的患者都应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疗。

(4)、谨慎合理使用抗生素
局部使用新型杀菌敷料可用于缝合伤口以降低感染率。不过湿润的伤口床有助于伤口上皮形成,因此在降低感染率之后使用保持湿性伤口并能促进细胞生长的生物蛋白液体敷料(如:层粘连蛋白液体敷料、纤连蛋白液体敷料等)可促进伤口愈合。
对于既往使用过杆菌肽且无并发症的住院患者,从未使用杆菌肽或已知过敏的患者,应在水冲洗后,每天两次在伤口上涂上薄薄的白色凡士林。
常规使用口服抗生素并未降低无并发症的健康患者感染率。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主要包括以下情况:开放性骨折和关节,软骨受累,肌腱撕裂,严重污染的伤口,足部穿刺伤,咬伤,异物,延迟愈合,穿透性撕裂和糖尿病患者的伤口、胫前撕裂伤。预防性抗生素应给药3至5天。
 
[1] Keim A, Marinucci J. Making better wound management deci-sions.JAAPA,2019,32(4):15-22.